《小苗与大树的对话》同步练习2
佚名 2016-11-28 6:35:49
【在线预览(1/3)】

(人教)五年级上册《小苗与大树的对话》课课练
基础训练
一、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诗音,打“√”。
自传(zhuàn chuán) 绿林好汉(lǜ lù)
武侠(xiá jiá) 应该(yìnɡ yīnɡ)
二、多音字组词。
藏┌ ( ) 盛┌ ( )
└ ( ) └ ( )
背┌ ( ) 将┌ ( )
└ ( ) └ ( )
三、读句子,写出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。
1.您喜欢看《三国演义》,还能将《水浒传》里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。
绿林好汉:
滚瓜烂熟:
2.我喜欢语文,数学不好,偏科。
偏科:
3.我提个建议,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,从《古文观止》里选,加点儿注。
注:
四、读句子,给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。(填序号)
见识:①接触事物,扩大见闻 ②见闻,知识
1.我们可以从书本中得到一些见识。( )
2.我们到大自然中去见识各种事物。( )
沸腾:①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,这时液体发生汽化,产生气泡 ②比喻情绪高涨
3.壶盖动了,壶里的水沸腾起来。( )
4.下课以后,操场上沸腾起来了。( )
五、扩句。
1.教室里摆着桌椅。
2.汽车在奔驰。
3.柳条拂动着湖面。
4.大家登上了万里长城。
综合应用
六、课内阅读。
古文也很重要。我觉得,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,五十篇古文,这是最起码的要求。最近出了一本书,鼓励小孩背诗。我提个建议,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,从《古文观止》里先,加点儿注。小时候背的,忘不了。
1.解释词语。
起码:
2.季老先生对古诗文积累持什么态度?
3.你是怎样看待季老先生对小学生提出的积累古诗文的要求的呢?
七、课外阅读。
“很”字太累了
作文本发下来了。小新打开作文本,发现很多地方都画上了红线,它们是:很白、很黑、很香……老师还写了一句批语:你用了那么多“很”字,“很”字太累了。
小新不明白老师的意思,就去问老师。语文老师说:“你读读画线的词语,有什么感觉?如果把‘很白’换成‘雪白’,‘很黑’换成‘漆黑’,‘很香’换成‘喷香’,再读读看,你有什么感觉?”
小新按老师说的读了两遍,恍然大悟,接着说:“换上您说的词语,句子就变得形象、生动了。”
1.解释词语。
恍然大悟:
2.读了这篇文章,你有什么话想对小新说呢?
拓展提升
八、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。
1.熟读唐诗三百首, 。
2.书山有路勤为径, 。
3.读书破万卷, 。
4.有志不在年高, 。
九、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
1.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( )
2.背上的子弹袋就像一座小山似的,压得我喘不过气来。( )
3.是谁创造了历史?是我们劳动人民。 ( )
4.太阳冲破云霞,跳出了海面。 ( )
十、采访爱读书的人,列一份采访提纲。
参考答案:
三、1.文中指《水浒传》里所描写的起义后聚集到梁山上的各位英雄。益 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。
2.指单独着重某一学科,不能全面发展。
3.文中指给《古文观止》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上注释。
四、1.② 2.① 3.① 4.②
六、1.最低要求、最低限度。
2.季老先生觉得,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,五十篇古文。
七、1.忽然间明白过来。
九、1.夸张 2.比喻 3.设问 4.拟人
基础训练
一、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诗音,打“√”。
自传(zhuàn chuán) 绿林好汉(lǜ lù)
武侠(xiá jiá) 应该(yìnɡ yīnɡ)
二、多音字组词。
藏┌ ( ) 盛┌ ( )
└ ( ) └ ( )
背┌ ( ) 将┌ ( )
└ ( ) └ ( )
三、读句子,写出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。
1.您喜欢看《三国演义》,还能将《水浒传》里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。
绿林好汉:
滚瓜烂熟:
2.我喜欢语文,数学不好,偏科。
偏科:
3.我提个建议,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,从《古文观止》里选,加点儿注。
注:
四、读句子,给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。(填序号)
见识:①接触事物,扩大见闻 ②见闻,知识
1.我们可以从书本中得到一些见识。( )
2.我们到大自然中去见识各种事物。( )
沸腾:①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,这时液体发生汽化,产生气泡 ②比喻情绪高涨
3.壶盖动了,壶里的水沸腾起来。( )
4.下课以后,操场上沸腾起来了。( )
五、扩句。
1.教室里摆着桌椅。
2.汽车在奔驰。
3.柳条拂动着湖面。
4.大家登上了万里长城。
综合应用
六、课内阅读。
古文也很重要。我觉得,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,五十篇古文,这是最起码的要求。最近出了一本书,鼓励小孩背诗。我提个建议,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,从《古文观止》里先,加点儿注。小时候背的,忘不了。
1.解释词语。
起码:
2.季老先生对古诗文积累持什么态度?
3.你是怎样看待季老先生对小学生提出的积累古诗文的要求的呢?
七、课外阅读。
“很”字太累了
作文本发下来了。小新打开作文本,发现很多地方都画上了红线,它们是:很白、很黑、很香……老师还写了一句批语:你用了那么多“很”字,“很”字太累了。
小新不明白老师的意思,就去问老师。语文老师说:“你读读画线的词语,有什么感觉?如果把‘很白’换成‘雪白’,‘很黑’换成‘漆黑’,‘很香’换成‘喷香’,再读读看,你有什么感觉?”
小新按老师说的读了两遍,恍然大悟,接着说:“换上您说的词语,句子就变得形象、生动了。”
1.解释词语。
恍然大悟:
2.读了这篇文章,你有什么话想对小新说呢?
拓展提升
八、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。
1.熟读唐诗三百首, 。
2.书山有路勤为径, 。
3.读书破万卷, 。
4.有志不在年高, 。
九、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
1.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( )
2.背上的子弹袋就像一座小山似的,压得我喘不过气来。( )
3.是谁创造了历史?是我们劳动人民。 ( )
4.太阳冲破云霞,跳出了海面。 ( )
十、采访爱读书的人,列一份采访提纲。
参考答案:
三、1.文中指《水浒传》里所描写的起义后聚集到梁山上的各位英雄。益 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。
2.指单独着重某一学科,不能全面发展。
3.文中指给《古文观止》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上注释。
四、1.② 2.① 3.① 4.②
六、1.最低要求、最低限度。
2.季老先生觉得,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,五十篇古文。
七、1.忽然间明白过来。
九、1.夸张 2.比喻 3.设问 4.拟人
【下载链接】
点击进入【《小苗与大树的对话》同步练习2】下载页面
【相邻资源】
上一篇:《小苗与大树的对话》同步练习1
下一篇:《小苗与大树的对话》练习题
您可能感兴趣